迅速建立人际关系有妙招!

2018-03-21 16:21:13 来源:南方心理在线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点击: 收藏本文

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除非两个人天生“自来熟”,否则想要与对方建立起人际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在面试、见客户、相亲等等的特定场合,迅速地引起对方对自己的关注更不是易事。


很多人在说起无法成为朋友的原因时,都觉得是因为“我们不一样”。但是,很多时候人际交往的失败,并非因为两个人真的无缘或者因为不同而无法相处,事实上,只要稍加注意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技巧,就可能转败为胜,比如说,“相似性原则”。


640.jpg


美国心理学教授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中谈到人际交往的六大原则之一的“喜好原则”,其中就包含“相似性原则”:心理学上也叫“似我效应”。


640 (1).jpg

小林在实习时认识了一个新同事敏敏,很想和她成为朋友,但小林性格内向又一直没有谈话的契机……


一次小林发现敏敏在网上买了很多书,很多书小林都看过且都很喜欢,于是一时兴奋的小林向敏敏打开了话匣子,小林更惊喜地发现两人不仅有相同的阅读习惯,且对书籍的偏好有着高度相似,就这样两人成为了交往密切的“书友”。


640 (2).jpg

小邓是某公司的业务部主任,他代表公司与一个重要的客户谈生意,在此之前他的两个同事都相继沟通失败。于是,小邓在去见客户前先查清了客户的背景信息,发现他们的籍贯相同。虽然小邓从小离开家乡,但小邓没有放弃,他通过网路及家中长辈了解了与家乡相关的信息,并且加强学习了家乡话。

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小邓用乡音唤起客户的“乡愁”,与客户大谈家乡的变化,迅速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也最终促成了双方生意合作。


像上述的两个例子,人们对于与自己有“相似性”的人更容易迅速产生好感,从而更愿与之沟通、交友、合作等等


根据“相似性原则”,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使用“同步技巧”“名片效应”


1.同步技巧


“同步技巧”即利用人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熟悉度,来迅速提升对方好感的技巧。我们在仔细观察对方的行为模式后,有意地加以配合或模仿,对方会在我们身上看到许多他自己的习惯动作,就如同在照镜子一样,因而会对我们产生熟悉感。


640 (3).jpg


模仿语言


在谈话时,我们可以观察对方说话的平均速度、说话语气、用词等等,不动声色地逐渐配合对方说话的速度、模仿语气和用词。

 

如果你语言能力很强,在某些场合的谈话间中英文混用会使人显得专业,某些场合若能够夹杂一些简单方言则会增加亲切感。


模仿动作


在谈话中用眼角余光观察对方的动作,并与之做出类似的动作,请记住我们是要“暗暗地”模仿对方,不可显得过于刻意:模仿需要延迟一小段时间并且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动作来模仿,特别是一些细节小动作。


640 (4).jpg


心理学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对他的谈话对象越是信任、越有好感,双方在谈话过程中的肢体动作也就越为相似。

 

一开始,我们刻意调整自己去配合对方的言行,这是我们“单向”与对方同步;同步到某个程度之后,双方就会产生奇妙的连结,同步会慢慢转为“双向”的,也就是对方会开始下意识地也模仿你的动作。一来一往之间,两人就变得越来越有默契,而对方也会变得更倾向赞同你的想法,这时也就说明,“同步技巧”已成功达到目的。


640 (5).jpg


2.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指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要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


  • 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形成一张有效的名片

  • 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自己根据“名片”打造出的形象,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


640 (6).jpg


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也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名片”。恰当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尽快促成人际关系的建立。




“相似性”只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同步技巧”还是“名片效应”,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对方建立一个良好的“最初形象”,但之后关系的质量还是要靠真诚的态度和良好的沟通来维持。


生活中我们可以灵活应用这种技巧,比如很多人在加了一个新的微信好友时,会习惯性地打开TA的朋友圈浏览一遍,了解TA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个人性格等等,以便于接下来的谈话“有话可聊”


但“模仿”需要适度,并不是所有的“相似”都能引起共鸣。最好的方法是,尽量寻找原本就拥有的共同点进行谈话的切入点,网络上有言“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小编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硬要改变自己去适应对方,一时的交往可以忍受,但长时间地共处必会产生反效果,要么使自己过得“憋屈”,要么伤害对方感情。


640 (7).jpg


所以,如果是面试、见客户等等临时关系的联结,大胆、适当地使用“相似性”原理是可以的;而如果是交友这样的长期关系,可从“相似性”入手拉近双方距离,但在往后的交往中要注意双方思想的沟通、互换,拒绝一味地附和,“求同存异”、和谐相处。



640 (8).jpg



编辑丨六小柠檬

图片丨网络、

参考丨

  1. 罗伯特•B•西奥迪尼:《影响力》

  2. 百度百科:名片效应

  3. 公众号“陈说人生”:0420期 投其所好,提升人际关系中的好感度


64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