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友脱单了,那你也不远了!这是真的吗?

2018-03-22 11:08:32 来源:南方心理在线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点击: 收藏本文

舍友相伴我们四年,一起经历喜怒哀乐


0 (2).jpg


0 (3).jpg


0 (4).jpg


舍友剪了短发,我也开始犹豫是不是要去改个清爽的发型?舍友去烫了头发,我也开始犹豫我是不是也要弄个时尚一点的发型?舍友买了个新的书包,我也开始犹豫我是不是也要购置一个新的书包?


我发现自己和舍友越来越像,甚至有时候一个宿舍的舍友穿衣风格都变得越来越像。



甚至还有一个说法:

你的舍友脱单了,这意味着你也不远了!

(已经脱团的请自动忽略)


0 (5).jpg


没错,这就是传说中的“同群效应”!


同群效应

同群效应(peer effects)又称为peer group effects,是指一个人处于某个群体中,他的行为和结果受到周围人群行为和特征的影响,而影响他的人是和他处于平等地位的“同群者”(peers)。


同群效应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宿舍效应”,就是指在高等院校的宿舍中,个人受到同寝室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从众行为的一种现象


0 (6).jpg


这个效应在我们的大学宿舍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场景1 :舍友D是小说爱好者,特别喜欢看小说,其他舍友平时是不看小说的,但是在舍友D的带动下,也入了小说的坑。


场景2:舍友C是忠实的二次元爱好者,日常逛B站,喜欢cosplay和漫展,其他舍友不是二次元的爱好者,但是在舍友C的带动下,也入了二次元的坑。


场景3:舍友A喜欢打游戏,日常:“打竞技场吗?劫镖吗?%¥#¥%%……”其他舍友平时都不玩游戏,但是在舍友A的带动下,也入了游戏的坑。


0 (7).jpg


以上的案例只是同群效应在个人爱好方面的影响。但是同群效应还会影响一个人生活习惯说话方式


几年的宿舍生活后,你会发现你们的穿衣风格越来越像,或者都倾向于日系,或者都倾向于欧美风,或者都倾向于原宿风……总之,在外人的眼中,这个宿舍的人咋越长越像了?


你还会发现你们说话的风格越来越像,可能被带的充满东北味,也可能被带的充满粤普味,大家的说话风格越来越一致。


之前也出现了很多新闻:江西一宿舍集体考上研究生,河北一高校五个宿舍集体考上研究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同群效应对一个人的改变之大


总而言之,在同群效应之下,经常生活在一起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像,无论是学习、爱好、消费还是说话方式等等,都变得越来越相近


0 (8).jpg


同群效应的影响比你想的要大

根据实验,如果在一个剧场观看表演结束之后,第一排的人起立鼓掌了,那么后面一排的人也会因为这种同群的压力起立鼓掌(虽然也许这后面一排的人是不愿意鼓掌的),于是一排一排的人都起立鼓掌,这就是同群效应带来的压力


在同群效应下,会产生一种同侪压力peer pressure,其实这和从众心理有一定的关联,但是要更加复杂。同侪压力或称同辈压力、朋辈压力,指的是同侪施加的的一种影响力,它可以鼓励一个人为了遵守团体社会规范而改变其态度、价值观、行为。


同侪压力在西方学术上解释为因害怕被同伴排挤而放弃自我做出顺应别人的选择。但现在,这个概念似乎还要外加一层,也就是还要包括同辈(即与自己年龄、地位、所处环境相似的人)取得的成就所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


0 (9).jpg


所以说,如果一个舍友脱单了,这相当于在其他舍友的心理上增加了一层心理的压力,其他舍友也会比原先有更大的意愿想要脱单。这就是为什么要不就整个宿舍一起单身,但凡有舍友脱单,就会有其他舍友陆陆续续脱单的原因。


不单单是脱单,任何一个和你年龄、层次、知识水平相近的人取得了某些你认为是好的却没有的东西时,都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让你想要变得和TA一样。


0 (10).jpg


面对同群效应,我该肿么办?

首先说一下,什么情况更容易发生同群效应:

1.群体成员一致性越高,越容易发生

2.群体凝聚力越大,对个体吸引力越强,越容易发生

3.群体规模越接近3到4人,越容易发生

4.个体自我评价越低,越容易发生

5.个体依赖性越高,越容易发生

6.情景越模糊,越容易发生


按照上面的条件,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宿舍里更容易出现舍友之间越来越相似的现象了。宿舍满足了易发生同群效应的绝大部分的条件。


0 (11).jpg


那要怎么合理面对同群效应?(毕竟我还不想变成舍友的翻版,笑cry)


1.合理分析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喜好。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征,才不会被不知不觉的改变,只有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2.适当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舍友确实是自己在大学里面最亲近的人,但是人和人之间相处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个人距离。


3.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对于你想要变得和舍友一样的和你不想变得舍友一样的东西,你需要有一个分辨和判断。



0 (12).jpg



在这个茫茫人海,可以相遇在同一个宿舍,在一起生活四年,这就是莫大的缘分,所以变得越来越像也未必不是好事,集体宿舍的本意就是想让我们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 ,并且从他们身上汲取到自己身上没有的品质。


相信在毕业之后,你一定会怀念,那些年一起在宿舍打打闹闹、侃大山、一起开黑的日子。你在宿舍度过的四年时光,一定是这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最珍贵的时光。


0 (13).jpg


编辑:西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MBA智库

知乎:如何看待从众心理?

知乎:如何面对同侪压力

360个人图书馆:十大心理效应

豆瓣:群分效应和同群效应

学院:起立鼓掌模型


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