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无能、交友无能…难道说的都是我吗?

2020-09-23 18:31:48 来源:南方心理在线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点击: 收藏本文

 我……

 我做不到…

你也许听过这样的话: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朋友挺多的,但是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和他们的关系没法再进一步。”


“我总会拼命地找个对象来填满感情的空白,和ta亲亲昵昵地聊天、约会甚至发生性行为,但好像两个人对对方的好感也就到此为止,不会再将关系再进一步,如果ta哪天不回我消息,我也就默契地不再联系。”


“以前跟一个男孩约会挺开心的,我也挺喜欢他,但他跟我表白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很抵触,就慢慢不再联系了,但我其实真的很想谈恋爱啊,可我从来没成功过。可能我就是一个离别人很远的人。”


我们身边也许有这样的朋友。(也许就是你自己哦)


他们看起来为人友善,却在人际交往中总保持距离,喜欢独来独往;他们渴望情感,需要不断的约会,却又害怕更进一步的关系,总在关系的转折点将自己喜欢的人推开;他们的心里似乎有一筑墙,将想要和他们亲近的人都远远地隔开。

这面墙其实是亲密恐惧

| 亲密恐惧

亲密恐惧是指由于焦虑,人们在亲密关系中对个人信息和情感的抑制性倾向。正是因为害怕与人交流重要的信息,不敢表达亲密的情感,因此造成个体对亲密关系建立产生恐惧。

亲密恐惧者并非不能进行人际交往,相反有些人甚至还很受人欢迎,朋友很多,也接受感情上的暧昧,但他们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痛苦,会体验到一种虽然有很多普通朋友,但仍然觉得很孤独的感觉


而且,只要别人有想要更深一步接触的意愿,亲密恐惧者就会立刻产生抗拒并开始和对方分离。

 为什么会对亲密关系感到恐惧?

01


| 对自我的坚守

亲密关系当中,除了陪伴和相互依赖,自然也少不了一部分自由和“个人隐私区”的让渡。


而对自我的失去所带来的失控感成为了一部分人畏惧亲密的原因,他们害怕在亲密关系当中坚守不住自己设置的“界限”,担忧自己会无休止地在为这段关系做出牺牲。

| 自卑感

Halgin&Leahy(1989)在研究中指出,个体回避亲密关系可能是由于自卑造成的,他们害怕向另一个人完全敞开,害怕自己的缺点暴露会给自身带来脆弱感。


有自卑感的个体通常认为自己的缺陷是别人难以接受的,他们不愿与人分享情感,常常害怕遭受拒绝和嘲笑。研究显示,相比起高自尊的人,低自尊的人更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害怕失去

“不曾走近你,就不会失去你。”


某些刻骨铭心的丧失或是被遗弃的体验会在心中埋下畏惧的种子,进而在潜意识当中形成回避退缩的防御机制。


同时,有的人因为无法接受对方由于亲近熟悉所暴露的缺点,进而避免亲密。

| 不信任

Mitchel(1990)发现不信任别人的青少年更容易感到孤独和不安全,他们总觉得自己不被爱。


由于难以信任他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很难彻底的展开自己,难以与任何人走近。他们表现得十分惧怕亲密的人际交往。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02



“为什么在亲密关系当中任何的牺牲都我让感到煎熬?”
“为什么我如此地害怕自己的缺陷被爱人看到?”
“为什么失去的苦痛依旧牵绊着我、让我停滞不前?”
“为什么我从不肯信任那些待我温柔、紧紧守候的人儿?”
……
为什么?
也许,这些让人心碎的拷问,在孩童时期就已经悄悄地埋下了答案。

| 依恋理论

鲍尔比依恋理论可知,个体在整个生命发展进程中始终受到与父母有关的早期社会交往以及个体与其抚养者之间的情绪互动的影响。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最初认识世界的窗口,那父母的教养模式便是在为孩子视野一层层地涂抹的颜料,并最终变成了他们所见世界的底色。其中,教养模式对日后亲密关系的影响尤为显著。


研究表明,亲密恐惧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关系,教养模式以接纳、温柔为主的孩童日后发展亲密恐惧的可能性更低,反之,教养模式当中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则是促成亲密恐惧的一大因素。


这是因为个体避免与别人交流个人信息和情感是“出于焦虑”,因此亲密恐惧实际是内心焦虑的一种外化,而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可以降低内在的焦虑,从而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

| “我不是个优秀的人”

Cooley镜像自我理论指出孩子的自我评价受到他人态度的影响,父母是最初与孩子接触的人,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感知到情感温暖教养方式的青少年会有较高的自尊水平,反之,感知到过度控制教养方式的青少年的自尊水平较低。


研究指出,那些无法接纳自己的缺陷、同时也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在亲密他人面前的人,很可能有着追求完美、标准苛刻的父母,他们总在批评孩子的不足,以至于孩子无意识中将这种批评内化。


| “我消极的样子会使我不值得被爱”

儿童都有一种想和父母更亲密的需求,以便在面临恐惧和痛苦时得到保护和安慰,而当孩子认为父母应该对他的焦虑、抑郁状态负有责任时,却被父母断然拒绝,甚至用羞耻感来控制儿童(“男孩不能哭!”)。

频繁重复这些令人失望的互动的结果就是:孩子认知到自己抑郁、焦虑的情绪状态是不受父母欢迎的。在这样的认知下,孩子常常否认、隔离、回避这些痛苦感受,通过压抑自己的消极感受,来维持自己与父母的联结

| “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百分百地相信”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过分干涉和控制,会影响其对事物的判断。如告知孩子要远离危险,不能信任他人。最终使得“信任”和“危险”不知不觉地在孩子心中建立联结,使孩子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不愿意向他人表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 “我不想被亲密关系所控制”

有些家长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会忍不住控制孩子的行为、喜好甚至想法(“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而长期没有边界的干涉会让他们感到,亲密的代价就是被控制。而长期自我控制感的缺失使得他们会下意识地逃避亲密来换取自我的空间

然而,亲密恐惧者通常无法将自己当今面临的亲密恐惧问题和自己早期的童年创伤联系起来,因为童年的创伤总是被我们潜意识的否认和回避,他们只是一次次地重复体验“创伤”,一次次地累积压抑负面情绪,并很难过的得出他们与人的交往总是“失败的”(Never work out)的结论,甚至有些人后来就根本不尝试和人接触了,认为自己还是一个人最好。


 如何走出亲密恐惧?

03


| 承认自己对亲密关系的恐惧

承认恐惧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出于对自己保护,人们总会将过往的伤痕隐藏压抑,用喜欢独处、淡漠感情来回应内心的恐惧。但只有卸下冷酷的铠甲,直面内心的恐惧与渴望,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地拥抱爱与温暖。

| 回溯过往经历

Dan Siegel博士认为,通过理解早年的经历可以来逃脱被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定义和禁锢的境地。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试着去写自我小传,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感受这些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并且重新审视这些经历的原因


例如,“父母对我的冷漠并不是因为我不可爱,可能是他们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爱。”


如Dan Siegel所说:“通过理解过去的自我,我们可以解放当下的自我,并赋予未来的自我以力量。”

| 挑战原有的防御模式

如果没有自我意识的控制,我们很容易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又下意识地回到自己用回避筑起的牢笼当中,尽管这个熟悉的牢笼让人感到安全和保护,但我们依旧躲不掉内心的孤独与不满足。


只有有意识地去突破内心的防御,我们才能在新的模式下对建立新的认识。


“原来我糟糕的样子是可以被别人接受的。”“原来亲密关系的爱并不一定意味着控制。”

| 寻求专业的帮助

咨询师可以在探索旧体验和创伤时给予引导和提供“安全的环境或关系”,同时咨询师可以提供矫正性情感体验,让来访者熟悉,学习信任和接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消除亲密关系与负性结果之间的联结,发展出“获得性安全感”,这对他们克服童年创伤和学习如何发展出安全、持久的亲密关系很重要。

你也许无法决定当初生长的土壤,但你可以努力地绽放那朵不需要带刺的花。你也许会遇到一个在花群中一眼看上你的人,ta会紧紧地抱住不太完美的你,轻声对你说,我等你好久了。

-END-

编辑 | ayede

排版 | neves

审核 | 水泽木兰

图片 | MORNCOLOUR

References:

[1]亲密恐惧与母亲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_马艳杰

[2]大学生自卑感在亲密恐惧与童年期创伤经历关系中的中介作用_冀云

[3]大学生亲密恐惧的心理分析研究_石小米

[4]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_述情障碍_自尊与亲密恐惧的关系_平捷

[5]壹心理|明明想靠近,却孤单到黎明 

[6]简单心理|“不曾走近你,就不会失去你”亲密为何令你心生恐惧


快来点亮“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