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 为什么我明明内心痛苦又不愿去看心理医生?

2023-05-05 20:30:51 来源:南方心理在线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点击: 收藏本文
0.jpg

1.png


也许你总察觉到自己内心有诸多困扰,

甚至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

你知道你需要看医生,

可是却从未成功让自己行动起来。


2.png

3.png


其实并非只有你是这样,我们多数人很少能做到像看身体的医生一样去看心理医生。


仅抑郁症来讲,我国患有抑郁症的人数约5400万人,而选择去就医的仅不到10%,更别说其它知识普及程度还不如抑郁症的心理疾病会有多少人会去看医生。


庞大的数字背后必定有其共同作用的原因,当然,无论是根据调查还是各大平台的分析而言,对于钱的考虑都是第一位原因。

4.jpg

来源:“抑郁症研究所”公众号


不过我们也常见到在学校或是其它提供免费心理咨询、辅导的场所人们也在抗拒的现象,以及就单纯医院精神科药物的收费来说,其并不至于让多数人承担不起,但人们就诊的意愿仍然很低。


因此,物质的条件并非单方面决定性的,这其中还有一些心理方面的推手。我们希望能通过对这个问题心理层面的回答,来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心理问题。


5.jpg


3.png


6.png


01

某些心理疾病或情绪会让我们不想做任何事


大多数人对医院和心理咨询预约等操作陌生,心理就诊对我们来说遥远又神秘,要让我们去做自己不熟悉、不习惯的事,便是需要消耗较多的精力去学习。


而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患者或者处于抑郁焦虑亚健康状态的人来说,这样的精力是缺失的,因为他们的大部分精力都被这些情绪消耗掉了。


7.jpg


 在抑郁症患者的发病日常里,想做任何事的动力都是极低的(哪怕是自己一直很喜欢的事),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去医院。


同时,国内的心理就诊步骤流程并不像身体就诊一样方便迅速。据调查,约30%的抑郁症患者就诊时间占有一天之长,其需消耗的精力可想而知。


8.jpg

来源:“抑郁症研究所”公众号


这就使得潜在的心理疾病患者主动就医变得更加艰难,好不容易能迈出一步,又极可能因为过程中的一点小差错而放弃。


9.png


02

我们都有害怕被看穿的防御心理


想想我们在第一次被人接触身体的敏感部位时,即便是医生,我们的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抗拒。


其实这点也完全适用于我们的心理。


想象我们的心理是一个看不见的身体,它也有着各种部位和器官。


我们不会介意用“心理手”与人接触,但是不愿让其触碰我们的“心理脖子”,因为那是大动脉所在的地方被穿过手会疼,但被穿过大动脉却会致命。


因此我们可以说,我们不愿被他人看穿,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


10.jpg


即便不去做上述的想象,这种本能也是存在的。


当我们人类还是穿着树叶在丛林中穿梭的种族时,若被天敌或敌对部落掌握了我们的行踪规律,那么对于部落的生存是相当危险的,对吗?若是此时跳出来一个陌生人说他知道了你脑中的想法知道你想要带部落迁徙到哪里,我想你第一反应一定是害怕和防御,而不是“哇,你真了解我!”


可能有人认为自己害怕被人看穿但其实又很渴望被人理解,这两点很是矛盾,其实从上述逻辑来想,我们可以修改这种想法:其实我们是害怕被不明目的的人看穿,而渴望被确认安全的人理解(安全指心理安全,即安全感)。


11.jpg


10.5.png


03

我们害怕被当成“不正常”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对于心理问题方面的知识,即便是常识,也是陌生的存在,尤其老一辈并没有心理健康的意识,甚至否认心理疾病的存在,而学校没有完整配套的教育。


也因此,心理障碍只能像性、死亡一样,成为人们回避、否认的存在,不能正确认识,单纯以其为耻。


毕竟,疾病是可怕的,未知的疾病更是可怕,国内还有很多人缺乏对心理常识的了解,对心理问题常常妖魔化,用“神经病”“疯子”等称呼去指代出现心理问题的人。


这是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的文化氛围。


12.jpg


而我们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他人的评价是不可能不在意的。


哪怕我们没有过被当面嘲讽心理问题的经历,但我们会常在脑中想象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而这份想象的基础,便是我们在这文化氛围中的所见所闻。


我们恐惧被别人说是“不正常”,或是因此遭到排斥,所以我们执着地认为只要不去医院做诊断,我们就一直可以假装“正常”。


13.jpg


12.5.png


04

心理问题能为我们带来“好处”而不愿治愈


我们的心理问题能给我们带来好处,想必很多人对这点是带有质疑的。


“我厌恶死这个疾病了,我希望它赶紧消失,怎么可能还有好处。”


 “若是有好处,我为什么感觉不到?我还是觉得很痛苦。”


14.jpg


等等诸多质疑可能会在你的脑中立马跳出来,也许还带有些许愤怒。


但究竟有没有好处,在你情绪稳定下来后慢慢思考也可以得到答案:


还是拿身体疾病举例子,在我们生病时,是不是会理所当然地想要给自己减轻一下负担?给自己放一会儿假或是让自己多睡一小会儿,甚至会被即便生病了也在坚持学习、上班的自己所感动。


那么同样的,当我们心理上生病时,我们可以合理地逃避一些我们不愿面对的事情,不做一些事时所产生的愧疚感也更轻了,此时我们的注意重心在从外界往自己身上转移。


其实我们不仅渴望他人的关注,也渴望自己的关注,无论是生理疾病还是心理疾病都让我们获得了来自自己的关注。


15.jpg


同时,随着心理疾病知识在各媒体上的传播,患有心理疾病也或多或少能得到关注和关心(可能是来自身边人也可能是来自陌生的网友),并且能遇见与自己产生共鸣的“病友”。


这些关注、关心、共鸣可能是一些患者在生病前所不曾体会到的,他们害怕治愈后会失去。


当然在疾病刚开始出现时,必然没有这些好处,因为这些好处是人在长期与疾病共处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它是社会中的他人或者我们自己在给予的,或许你并没有意识到,但显然你的大脑比你更早能注意到。



05

我们对心理就诊的效果认识不足


天气热的时候我们吃冰棍,吃冰棍使得我们的炎热感减少了,因此我们一感到热就会想吃冰棍。


面对不想做的作业我们开始玩手机,玩手机使得对作业的心烦减少了,因此我们一做作业就会想玩手机。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听歌,听歌使得坏心情减少了,因此我们一有坏心情就会想去听歌。


对于冰棍解暑、手机比作业好玩、听歌舒缓心情这样的事,我们其实并不是从开始就知道的,而是一次次在体验中学习得到的,只是这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并没有注意到它们。


原本对于心理咨询、心理就诊,我们也应该会像对吃冰棍、玩手机、听歌一样,一旦我们出现内心的困扰乃至痛苦时,就应该会想要去找心理医生。


但我们若想要这样的结果,就必须先有前面的学习。


16.jpg


也就是说,对于心理咨询经验缺乏的我们来说,心理咨询与心理就诊的好处是我们没有学习到的,我们可能只是理论上知道这件事,但我们并没有亲自得到体会。


很多人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聊聊天,而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聊天并不能对他们目前的困境有什么帮助,因此自然地认为心理咨询没有什么帮助。


还是那句话,缺乏了解时,我们看似天衣无缝的推理其实存在着很多漏洞。


你以为的和实际上的是否有差别,都得须亲自体验才能有判断。


17.gif


另外,有时候我们吃了冰棍也还是觉得热,玩手机也没有减少烦闷,听歌也没有放松到心情,可我们不会在这之后就认为冰棍不解暑、手机不好玩、听歌不缓心。


所以,我们可能在一两次咨询或就诊体验中体会不到效果,这也是正常的,药量不适合或咨询没感觉等都可以向医生或咨询师反馈。


“放弃”的选项应该留在最后,而不是一开始。


18.jpg


19.png


3.png


20.png


01

将大事削成小事,

将高台削成平稳可行的阶梯。

图片


面对疾病削弱了我们的动力,并非只能坐以待毙,我们也可以去削弱需要更多能量的事情。


比方说,对于去医院这件事,在我们平常来说,它已经有诸多习惯的动作在里面,我们只需考虑路线和时间,而对于生了病的我们来说,大脑对于很多动作需要重新思考。


那么这时,比起笼统地给自己下“去医院”的命令,更好的办法是将这个目标拆分成:


下床

穿衣服

拿包

……

开车门

关车门

走到医院 ☑


当然你还可以拆分成更细。


21.jpg


在你产生“我好废物”的想法之前先打住,想一想你在腿脚受伤时是如何一点点恢复行走能力的,前几天你可能需要完全依靠拐杖,从第几天开始你可以自己走几步,又是从第几天开始你可以走大步。


我们在心理生病时也是一样的,前几天你的这套安排可能会划分到非常小的动作,但是几天后通过不断的练习,你已经可以省去“开门→关门”这个步骤了。


可以慢慢来,站稳了再走下一步,每一步都需要你的自我鼓励而不是自我打击,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去到医院”,而不是“完美地去到医院尤其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显得我太傻”。


一个简单的拿东西的动作,我们的大脑其实激活了很多部分,有上亿个神经元参与其中,所以在去医院这个看似轻易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已经在进行着非常复杂的计算了,因此能做到这点的我们真的是非常了不起的。


22.jpg


02

把你善于反思的能力用于去观察:自己是否在无意中因为该心理问题获得了好处。


如同前文所言,我们可能在患上心理疾病时获得了他人的关注、自我的共情,或者其它当我们生病后才出现的好处,这些或许是我们许久未获得甚至从未获得的,对它们的留恋使我们宁愿去忍受疾病的痛苦。


但我们也需要进行反思,这样的好处真的对自己好吗?


做一个健康的人难道就得不到这些了吗?还是我们只是在健康的时候缺少方法?这些方法是我一辈子都学不到的吗?还是其实在心理咨询中、在开阔的外界见闻里、在多样的实践中就可以获得?


23.jpg


03

在状态好的时候抓紧行动,

做未来自己的拐杖。

图片


即便是患上心理疾病,也有发作期之外的平缓时期,此时我们做事的动力会接近我们从前的水平,但是很多人没有将这个时期利用起来,而是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已经恢复如初,更是没有想过在这时去看心理医生。


实际上,如若环境和我们生活的习惯没有太大的变动,单靠我们自己让自己好起来是很难做到的,我们总是会低估心理问题的顽劣性,意识不到它是有周期的。


那么看完这篇文章的你,希望在你状态感到好转时,及时为未来的自己去趟医院或者咨询室,为自己开好这个头,当你不良状态再次来袭时需要花费的精力可以少去很多,那么我们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很多。



04

就医前先增加了解,无论是就医流程还是心理问题本身。

图片


如同我们前面所说的,会害怕多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就像我们在看恐怖片时,实际见到的鬼反而不如想象中的鬼可怕。


回想自己第一次因身体生病而去到医院时,是不是也手忙脚乱不知道要干嘛?那么我们是如何克服过来的呢?我们可能是跟随家长观察他们是如何做的,或者问前台咨询的护士要怎么做。


24.jpg


而心理就诊也是一样的,我们了解到它的操作流程,然后一项项去做,慢慢就变得熟悉。


同时,你对自身问题了解得越多,医生或咨询师也能对它了解得更多。


如果你不知道怎样了解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可以关注华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公众号(搜索psyonline或文末扫码关注),来咨询中心免费找我们专业咨询师聊聊。

15.5.png


中心预约方式


面谈咨询只面向本校在读全日制学生,咨询费用免费。(点击此处可了解预约方式)



热线电话


心铃有约:

020-85213819或020-85216115

面向本校师生,暂不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六18:30-21:30。


心晴热线:

18011959205

面向本校师生和社会人士,

开放时间为每天9:00-21:00。


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为你答疑解惑~



图片


26.png


答案是显然的,生病了去药店买西药或看西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但是一百年前,当西医刚进入中国时,人们很少会这么认为。


在那时的人们看来,西医就是烧钱的、没用的、故弄玄虚的,宁愿痛苦地挨着甚至相信邪教和巫术也不会去看西医。


而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西医治疗早已被纳入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会认为过去的人们反应过度,因为我们知道他们害怕的这个神秘事物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也许你也发现了,当代中国人对心理就诊的抗拒,就如同百年前的人们对西医的抗拒。


本质上,都是因为缺乏了解才产生畏惧和曲解,所以我们采取了保守的策略,即不去触碰它。


但,我们于百年前的人,是可以有进步的,我们通过信息了解到了自己害怕的是什么。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害怕什么时,也是我们可以拿出勇气之时。


28.jpg


互动


你有过害怕心理就诊的感觉吗?

现在知道自己为什么害怕了吗?

把你的想法在评论区分享给我吧~


-END-


编辑 | 瞎猫

排版 | Pesto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宋姣姣

图片 | Jackson Joyce  “抑郁症研究所”公众号


参考文献:

[1]《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美]戴维﹒巴斯 著,熊哲宏、张勇、晏倩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心灵的面具:101种心理防御》,[美]J﹒布莱克曼 著,毛文娟、王韶宇 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李先锋, & 刘鸣. (2004). 关于自我改变的心理研究. 心理科学, 27(1), 3.

[4] Huang YQ, Wang Y, Wang H, et al. (2019)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 http://dx.doi.org/10.1016/S2215-0366(18)30511-X

[5] Fishbain, D. A. , Rosomoff, H.L. , Cutler, R.B. , & Rosomoff, R. S. . (1995). Secondary gain concept: A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The Clinical Journal of Pain, 11(1), 6–21. https://doi.org/10.1097/00002508-199503000-00003

[6] Weary, G., Marsh, K. L., Gleicher, F., & Edwards, J. A. (1993). Depression, control motivation, and th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about others. Control motiva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 (pp. 255-287). Springer.

[7] 壹心理:中国人为何不愿看心理医生


29.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