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 书籍推荐《逃避自由》:如果除了自由一无所有

2023-05-05 22:43:59 来源:南方心理在线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点击: 收藏本文
0.jpg

1.png

“自由”也有风险吗?

为何要“逃避自由”?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希·弗洛姆

《逃避自由》

诠释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政治现状,

提出了:


图片

如果民主的兴起让某些人自由,那么与此同时,它也产生了一个让个人感到孤立、无能为力的社会。


这部在1941年出版的著作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在今天,《逃避自由》仍然引人深思,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中的不朽名著。


3.jpg

4.png


PART.01

图片

为什么要“逃避自由”?


什么样的人是“自由”的?

一个露宿街头的流浪汉是“自由”的。

他不用上“早八”的课,也无需“996”式的爆肝。

他想去哪就去哪,不会有人过问“什么时候回家”。

但是,一个流浪汉却更有可能去“逃避自由”。



01流浪汉:除了自由,还有孤独……


“流浪汉”的自由很可能产生“两种孤独”。


一是物质孤独。

人的生存需要“吃、喝、睡”。不参与劳动生产,就可能面临物质匮乏导致的孤独。


二是精神孤独。

人需要与外面的世界相联系,以免孤独。

一个流浪汉很久不与他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如果他的想法和价值观是与世界相连的,他就能成功逃避“自由带来的精神孤独”。


否则,如果没有东西给他共同感和归属感,即使他与别人经常联系,他也会感受到孤独。


5.jpg


文学作品中有两个著名的“流浪汉”——鲁滨逊、堂吉诃德。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流落荒岛,如果没有野人“星期五”陪着他,故事将很快迎来结局:

鲁滨逊发疯,然后死掉。


在《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出发去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众人都把他当作大傻子,如果没有仆人桑丘一路陪着他“历险”,故事绝不会写成厚厚的两本大书,只能早早迎来结局:从梦幻中苏醒,回到家乡后死去。


6.jpg


02逃避自由:用归属感对抗孤独感


弗洛姆用一句精妙的话点出了“归属与孤独”的关系:


图片

除非他有所归依,除非他的生命有某种意义和方向,否则,他就会感到自己像一粒尘埃,被个人的微不足道感所压垮。

图片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一个人出门总会感到害怕。

对于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来说,“自由”很可能带来伤害,他们需要“逃避自由”,服从“权威”,找到“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大人,去获得帮助和最重要的“安全与归属感”。


很多人看完《海上钢琴师》都从电影里感受到了“孤独感”。


7.jpg


然而,这种孤独绝不是漂泊在海上所带来的,恰恰相反,一生几乎都在海上度过的钢琴师“1900”,最大的归属感来自于“大海和维吉尼亚号”,因为他所有精神上的联系都和大海有关。


为了找到心爱的姑娘,钢琴师“1900”第一次萌生踏上陆地的想法,站在大海与陆地间的甲板上,他明明可以选择走下甲板,去一片更自由的天地。


可是,看着陌生的城市,“1900”选择“逃避自由”,回到了“维吉尼亚号”,最后与它一同沉没在大海里。


8.jpg


“1900”向往陆地,

却对大海有更深的眷恋。

踏上陆地,

活在芸芸众生中,

他才会陷入孤独。



PART.02

图片

如何自由而不孤独?

01和“虚假”的愿望说再见


弗洛姆指出,“认识你自己”是人获得力量和幸福的根本要求之一。


你知道你自己真正的愿望是什么吗?

在弗洛姆看来,现代人有太多愿望,我们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们的目的上,很少有人质疑过——“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我们是否有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我们正在追求的目标是否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上学时想有个好成绩,

工作后想赚大钱......


一旦我们停下来想了想,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如果我真的有这份新工作,

如果我真的有这辆跑车,

那又怎么样?都有什么用呢?

我真的想要吗?

我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太烦人,因此,我们多半会尽快打消它们,继续追求自认为是自己的目标。


9.jpg


弗洛姆敏锐地觉察出,所有这些都表明了:


图片

现代人生活在幻觉中,他自以为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实际上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

图片


我们的愿望、思想及感觉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外界强加于我们的。


02和“机器人”式表达说再见


当一个人的所思、所感、所愿都是别人期望的样子,而他却认为是自己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便丧失了自我。


然而,自我是自由的个人真正安全的基础。

从心理角度讲,一个放弃自我的人是冰冷的、没有情感和心智的“机器人”。


我们的感觉和思想还有很多“原创性”吗?

变成“机器人”后的人们,所有的兴奋与刺激,像吃喝、看电影时的激动,都是被程序设定好的,而不是自己“原创的”。


我们耳边经常有这样的声音:


“xx节就应该送xx。”

“xx时候就应该怎么样。”


当出现这样的声音时,给自己一分钟的停顿,问一问:“我非得这样吗?”


10.jpg


03拥抱自我的真实表达


弗洛姆坚信积极的自由的存在,人可以自由但并不孤独。

他认为,这种自由的获得要靠自我的实现


有些人的思想、感觉、行动都是他们自我的真实表达,而不是机器人式的表达。

这些人大多是艺术家,可以借助音乐、绘画等手段表达自我。

每一个孩子也有艺术家的潜质,他们能感觉和思考什么是他们自己的东西

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或多或少都存留着表达真实自我的能力。


11.jpg


我们多数人至少也可以在瞬间察觉到我们的自发性,这是我们真正幸福的时刻,正如《心灵奇旅》中提到的“spark”(火花)


看到美丽的风景而激动……

为发现的真理内心狂喜……

对ta萌生爱意心跳不已……


这些时候,我们都能意识到“真实自我的表达”。


12.png


只要一个人能和“机器人式”的表达说再见,拥抱自我真实的愿望和表达,他对生命的怀疑就会消失。


他从此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积极、有创造力的个人,认识到生命只有一种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存活动本身,

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弗洛姆对“自由”的讨论紧紧围绕这本书的主题:


图片

人从人与自然的原始一体状态中获得的自由愈多,愈成为一个“个人”,他就愈别无选择,只有在自发之爱与生产劳动中与世界相连,或者寻求一种破坏其自由及个人自我完整之类的纽带与社会相连,以确保安全。

图片


他反复强调,充分实现个人的潜能可以带我们走向积极的自由,摆脱孤独和无能为力感。


13.jpg


你的个人潜能在哪些方面呢?

你能够走向积极的自由吗?

如果现在还没有答案,

也许看完《逃避自由》这本书,

你将会发现更多

属于自己的“原创性”想法。

期待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END-


编辑 | 墨心

排版 | Blakey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宋姣姣 

图片 | kimiyamakuzira,部分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逃避自由》,(美)艾里希·弗洛姆 著,刘林海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14.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