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百科 | 又一年的光棍节,你还是光棍吗?

2023-05-06 14:47:20 来源:南方心理在线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点击: 收藏本文
2.jpg



2.png



明天是11月11日,是购物狂欢节的同时也是一年的光棍节。广州已经下了好几天雨了,似乎要一秒入冬,大家在怀着激动的心情拆快递的同时,有没有期待一个暖暖的拥抱呢?有没有渴望一段甜甜的恋爱呢?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恋爱这件事吧~


2.png


Part 1

解密大学生恋爱“黑箱”


根据2020年河北师范大学的一份大学生恋爱偏好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谈恋爱关注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格、社会、身体


人格维度

人格维度中,做事是否稳妥、情绪管理能力、独立性三项占比最大。这说明人格仍是大学生恋爱选择时最为看重的标准


社会维度

社会维度中,大学生较为关注赡养负担、是否与父母同住、存款三项。但关注度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大学生在进行恋爱选择时考虑经济和家庭情况,但并不能证明其存在过度追求


身体维度

身体维度关注度较低,表明大学生在恋爱选择时对于颜值并没有过分追求,也较少地看重物质条件,大学生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单纯性,恋爱偏好更多还是关注情感联结


3.jpg


非独生子女在进行恋爱选择的时候对对方条件要求更高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在兄弟姐妹之间相互陪伴、分享、支持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情感指向外界,易于与他人产生联结,因而更为重视恋爱对象的性格、气质和能力。


相比而言,独生子女大多受到整个家庭的呵护,虽受到了无尽的宠爱,但与同伴相处的机会和能力较为欠缺,他们往往个性独立,更多关注自己的需求,因而对恋爱对象的人格要求较低


4.jpg


各年级恋爱偏好在人格维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大学时期恋爱偏好的变化,大一时刚刚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大学生对校园、社会生活充满好奇。大二时受攀比、享乐之风的影响,生活方式以娱乐为主,更容易将社会条件作为自己选择恋爱对象的重要条件。


但随着毕业的临近,就业、情感等现实问题接踵而至,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迫于现实的考虑他们会把人格因素看得不再那么重要,反而会考虑恋爱对象的社会因素这也是大学生对人格因素要求因年级增长有所降低的原因。


5.jpg


从未恋爱但有恋爱打算的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身体要求最高,未恋爱且无恋爱打算的其次,要求最低的为正在谈恋爱的大学生。


很大程度上可能存在恋爱标准较低的大学生更容易进入恋爱状态的现象。其次,恋爱过的大学生有实际的经历,对交往方式、相处模式有了更多的理解,明白恋爱对象的心理因素比容貌更为重要,而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缺乏恋爱的体验感,仅靠想象很容易与外貌等表面的特点相联系。


另外,对自己的情感价值、社会价值持有肯定态度的大学生对恋爱对象的身体因素要求较低,他们能够正视自身的经历,对恋爱对象的外在条件接纳程度也较高。


6.jpg



Part 2

为什么你还没脱单呢?



01 “恋爱游戏”身体缺席,精神恋爱


在虚拟空间尝试亲密关系的建立,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下年轻人的趋向。而在这场互联网时代下的亲密关系中,身体的缺席程度越来越严重,虚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片刻的满足,真实的情感却由强变弱,甚至走向缺席。


在网恋的“速食爱情”中,依赖媒介所呈现的“自我”极容易陷入自我沉醉。精神上获得的短暂满足,在网络媒介上获得的“恋爱感”,让移动互联网上的亲密关系宛如一场游戏,随时退出,忽略了现实中的身体的关联性,缺少稳定和持久


7.jpg


最常见的一种替换恋爱的方式是追星。粉丝与偶像之间存在一种“虚拟的关系与联结”,粉丝可以将自己对亲密关系所有的幻想和期许都投射在“偶像”这个客体之上。


当一个人的生活中已经有了其他的可以投射自己幻想与情感的客体,那么他们即便内心相信自己想脱单,也难以真正产生动机去引导他们在行为上付出努力。有时,甚至是长期的心理咨询也会成为脱单的阻碍。


8.jpg


02 什么? “单身成瘾”!


很多单身的人会抱怨自己难以脱单,但其实一直单身也有可能是因为你一直在选择单身


除了容易想到的独身的自由,单身还可以避免面对很多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亲密关系中的权力斗争



除了最理想的状态“互相体贴和信任,亲密和距离维持在一个好的平衡上”外,亲密关系很容易演变成一场权力的游戏。两个人都想要从对方身上索取更多,控制对方,由自己来决定这段关系该是什么样子。



另外,对于那些曾经在感情上有过创伤的人进入一段关系意味着,过去的伤痛被唤起的概率大大地提高了。因为关系中的每一次不愉快,都有可能成为让他们再度陷入痛苦的刺激源。


所以,孤单却安全,可能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单身上瘾的原因


9.jpg



Part 3

脱单宝典


爱情有很多种类型,到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心理学研究发现,爱情在某种层面上是有规律的。


1

曝光效应

如果喜欢ta,那就多出现在ta面前。


日久生情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曝光效应,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简而言之,多出现在你喜欢的人面前会增大对方喜欢你的可能性。


2

富兰克林效应

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

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俄国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一书中写道:我们并不因为别人对我们的好而爱他们,而是因为自己对他们的好而爱他们因此,我们爱一个人,是因为付出。


所以想让对方喜欢上你,那不妨试着让对方帮助你,为你付出。帮忙的过程会让ta感受到被认同和尊重,能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


这个效应放在职场、友情或者其他领域中同样都适用。所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人脉都是麻烦出来的”等等都是这个效应的结果。


10.jpg


3

吊桥效应

爱情,玩的就是心跳。


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说,很多人的爱情源于一场错觉或误会


为什么情侣看电影喜欢看恐怖片,喜欢出去吃好吃的,因为看恐怖片导致心跳加速,但心跳加速是电影恐怖的结果还是对方魅力太大,难说清楚。吃饭导致肠胃蠕动需要血液,引发心跳加速,容易把对美食的好感迁移到对方身上。


一般在图书馆就比较难擦出爱情的火花了,更多的是单恋和暗恋。


所以,如果喜欢ta,可以和ta一起去做一些心跳加速的事情,比如运动、听演唱会。当一个人心跳加速情绪激动的时候,恰恰容易拉近关系。不只男女之间的两性关系如此,同性之间也是这样。


11.jpg


4

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要行动起来


如果你真的想脱单,就先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渴望恋爱的想法,不必害羞或胆怯,因为渴望幸福的心,什么时候都应该是急切的呀。


如果你希望另一半身心健康、积极上进、勤奋好学,那你也要好好学习、注重健康,成为更好的自己。首先爱上优秀的自己,然后爱上优秀的ta。


如果你已经有喜欢的ta,不妨大胆地通过约会去了解ta。有时候,其实是我们误把恋爱看作一件太“重”、门槛太高的事了。


不妨学习一下美国人的做法,在两个人关系确立之前,会有一个固定的约会阶段。在约会阶段,双方处于一个彼此都有好感,想要以类似情侣的状态再多接触和相处一下,两个人自然、真诚地互相了解,看两个人适不适合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状态。


12.jpg


13.gif


《素书》有云:神莫神于至诚,意思是在这世上没有什么比真诚更神圣的了。无论是要建立什么样的感情,饱含赤城、用心对待是一切招式的前提,愿大家都能与心中的那个ta建立起良好健康的亲密关系~


-END-


编辑 | 小和

排版 | Blakey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宋姣姣 

图片 | 画者不语


参考文献

[1] 郑雪菡.大学生恋爱偏好问卷编制及影响因素分析.2020.河北师范大学,MA thesis.

[2] 杨虞莲.媒介情境论视域下移动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2021.浙江传媒学院,MA thesis.

[3] 豆瓣:有人恋爱从不间断,有人却仿佛受到“单身诅咒” 为什么恋爱和单身都让人不快乐?


14.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