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南京暴行,真的被遗忘了吗?
距离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85年,这段历史或许已经离我们很远、很久了。 在近几年的网络上,各种歪曲历史、抹黑历史的行为屡见不鲜,令人唏嘘。 例如: 在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的课堂上,一位教师在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时称“当年的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了30万人是没有数据支持的,这个‘30万’只是中国历史小说写作的一个‘概述’”。 有一个公众号甚至提出了一个无知且可笑的质疑:为什么南京大屠杀期间,30万军民,面对数量远少于他们的日军却不敢反抗? 某明星前几年公开发表“也就八年而已”“30万?不多啊”种种不当言论,甚至堂而皇之地参拜靖国神社。 最最荒唐可笑的是,很多青少年居然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并直言与其无关。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下,在这片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土地上,南京大屠杀,真的被遗忘了吗? 答案是没有。 我们不能遗忘!我们怎能遗忘?
02 PTSD | 这段历史 背后无法愈合的伤痛
“人群中的一名孕妇想要反抗,有个日本人直接将她拖出人群,用刀刺进孕妇的肚子,将她的肠子和还在蠕动的婴儿扯了出来”。 在那场杀人比赛中,有数百人遇难,而唐顺山是唯一的幸存者。谈起这段不愿回忆的往事,一股深沉的悲哀涌上他的心头。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死亡的威胁、严重的受伤,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对PTSD最早的记录源自心理学家对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研究。经历了战争的极端压力后,士兵们先后出现战场疲劳、心理麻痹、情绪沮丧、过分敏感、情感疏离、回避社会生活、记忆丧失等现象。心理学家把这种症状归结为PTSD。 那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们呢? 他们如今过得怎样呢? 南京大学相关研究团队借助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对南京大屠杀中幸存老人的精神健康进行了深入研究。 此次研究发现:尽管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八十年,但幸存者大脑皮层仍然显示出显著变化,超过30%的幸存者仍然保留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 伴随着焦虑或抑郁情绪比例的升高,这些幸存老人先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睡眠较差,记忆力和智力有一定下降,同时感到更加孤独、焦虑和抑郁,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同期老人。 可见,战争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惨绝人寰、摧残人心。 无论是以何种理由发动的非正义战争,都不能被原谅!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
03 替代性心理创伤 | 南京!南京!
“我记得南京城外曾有一个小池塘,它看上去就像一片血海——色彩绚丽、凄艳绝伦。如果我有彩色胶卷就好了……那将是一张多么震慑人心的照片啊。” ——张纯如《南京暴行》 历史题材电影《南京!南京!》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替代性心理创伤』(简称VT),指的是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其中部分人群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从而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疾病。这些异常现象,通常都是通过对生还者及其创伤产生同情及共情,从而导致自己出现严重的身心困扰,甚至精神崩溃。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替代性心理创伤相比,前者是直接经历创伤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后者则是在了解生还者经历后出现的身心异常的现象。 简单来说,替代性心理创伤是个体因为内心的良知、同理心、共情能力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拥有高度同情心和良知的人,在面对一段已经发生的苦难时,常常会心怀悲悯、产生共情,好像自己也正在遭受类似的创伤。 比如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证据收集与历史考证后,完成了那本足以撼动世界的《南京大屠杀》,用纪实性的文字深刻地揭露了日军当年对南京人民施以的暴行。这本血泪之书,向全世界人民诉说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张纯如说过:“我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1937年在南京发生的事情,让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正因为近距离地触摸了历史,目睹了大量的罪恶、灾难与黑暗,张纯如患上了『替代性心理创伤』,于七年后吞枪自杀。就像一颗流星,虽然短暂但却绚烂无比,照亮了一段历史。 无论是当时还是今日,这场暴行带给中国人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太大。 人类的悲欢其实是相同的,当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去重温那一场惨绝人寰的杀戮时,因为良知,因为同情,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感到悲愤、痛苦、叹息与难过。 南京大屠杀并不是尘封在“死的历史”中的往事,而是“活的历史”中的当代事实。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集体情感记忆中一个最突出的象征符号,它永远地存在于万千中国人民的心中,无法被抹去,也不该被遗忘。
04 历史带给我们的思考……
鲁迅说过: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都和我 有关。 这段与整个中华民族息息相关的重大历史是我们的『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法国学者莫里斯·哈布瓦赫指出:记忆是社会建构的基础,人们通过在特定组织或群体中建构集体记忆,来强化群体的凝聚力和行为特征。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构成了我们的民族反对暴力、向往和平与自由的精神。 而有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时时刻刻提示着我们: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中华民族血脉里流淌着的坚韧不屈、反对暴力向往和平的精神,也将伴随着南京大屠杀的集体记忆,永远地延续下去。 面对南京暴行,我们不是要延续仇恨、以暴制暴,更不应该遗忘与歪曲历史,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追求和平、砥砺前行。 “There is nothing good in war. Except its end.” 战争不能带来美好。除了它的结束。 没有人不渴望和平,也没有人不祈求安稳。 战争与暴力只会摧毁家园、粉碎和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反对暴力,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也是我们应该积极践行的行动指南。 -END-
编辑 | 猪油闷心 排版 | pluto 审核 | 张奕华 林玛 宋姣姣 图片 | 视觉中国 知乎 网络 参考文献: [1] 知乎: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2] 马君英.替代性创伤研究述评[J].医学与社会,2010,23(4):91-93. [3]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7-424 [4] 南大研究发现:南京大屠杀创伤记忆影响大脑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