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问:
请选出你觉得最可爱,
最能让你产生治愈感的图片!
“
(好像,还挺好选的哦...)
那再来一个!
有没有感觉突然变得难以挑选起来?
因为每一个都!好!可!爱!啊!
近来,各大商场精品店、奶茶店与热门IP联名不断,从loopy女明星到chiikawa表情包的热传,不难看出这些热门IP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圆脸、大眼睛、小鼻子。换句话讲,这不就是娃娃脸吗?
娃
娃
脸
娃娃脸(babyface) 作为一种特殊的面孔模式,其显著特征是:脸型小且圆,额头饱满,眉毛细长,眼睛较大,鼻子小且矮,脸上肉嘟嘟的,下巴较小。从整体上来看,娃娃脸脸型的线条更加圆滑,让人看上去就比较有亲近感。
举个例子
在网剧《最好的我们》中,饰演女主角耿耿的谭松韵其实当时已经25岁了,但在剧中出演高中生身份的她却没有丝毫违和感,短发造型清新可爱,演员也将角色的青春活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该剧一播出,便收获了诸多好评,网友们纷纷表达对耿耿这一角色的喜爱。
婴儿的面孔集中体现了娃娃脸的特征。生物学家 Lorenz (1943)通过观察发现,婴儿能够引发人类个体强烈的积极反应,表现为诸如自发的微笑或言语等。据此,他提出了一条著名的假说——“婴儿图式”假说,该假说认为,所有物种的新生儿的典型外貌,即具有诸如:圆脸、大眼睛、小鼻子、高额头、短下巴、肉嘟嘟脸颊等婴儿或儿童的脸部特征外貌,都会引起人们积极的情感反应,进而诱发趋近行为(例如产生自发性微笑,婴儿化言语等)。该假说又被称为娃娃脸效应。
游戏《Pragmata》发布跳票通知,
得到广大玩家们的谅解
Lorenz 认为,人们对婴儿的情感偏好和抚养冲动是一种普遍、本能的反应。惹人怜爱的娃娃面庞能让人不自觉地产生关怀和照料的冲动。
人类之所以会对婴儿产生积极情绪反应,是由于婴儿图式的面孔特征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捕获人们的注意力,这种效应是自动且优先的。对于婴儿来说,天生的弱小需要成人的照顾和保护,出生时能足够吸引母亲,是获得哺育的关键第一步!
同时,为了保证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需要,经过千万年的演化,人类的大脑最终让这种需求进化为了一种本能反应。这导致人们一见到婴儿,就会激发其内在的本能——哺育行为,进而产生正向积极的情绪状态。另外,在此过程中,人体也会分泌催产素等神经递质,以强化这类情绪反应。最终,在催产素的分泌以及哺育本能的双重作用之下,人们会对婴儿产生喜爱,以及想要保护、照顾他们的冲动和渴望。
心理学家Zebrowitz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提出了“娃娃脸过度泛化假说”。他认为人们不仅对婴儿有着积极情绪反应,还会对具有娃娃脸特征的成人产生相似的情感,是因为他们具有和婴儿相似的脸部特征,这也能激发人们的保护欲。换言之,这种让人不自觉地产生关怀和照料冲动的本能,不仅对婴儿有效,对具有娃娃脸特征的成年人、小动物等其他生命体,甚至是物品(例如布娃娃,玩偶等)也能产生类似的泛化性反应。
当初一“墩”难求的冬奥会顶流
我们对任何事物做出心理与行为反应,都离不开以神经系统为物质基础。所以我们不妨进一步了解娃娃脸效应的神经生理机制吧~
01
婴儿面孔偏好
当我们面对婴儿面孔时,大脑的多巴胺能奖励系统被激活,分泌多巴胺,从而产生积极情绪反应。同时,控制我们注意力的神经系统如前额叶皮质、杏仁核、伏隔核等也被激活,促进我们对婴儿面孔的注意。
02
婴儿图示的性别差异
男女在收集面孔信息时,脑区激活存在性别差异,如男性大脑右半球单侧激活,而女性则是左右半脑双侧激活。所以,女性对婴儿图式的反应更大,更容易被婴儿或具有婴儿面孔的人物吸引。看到这里,也许有读者朋友会想:“也有男生会觉得‘萌萌哒’面庞可爱”。是的,不错。但有研究者发现,男性的喜爱容易受到婴儿面孔相似性的影响,即婴儿面孔越与男性自己相似,则越容易被吸引。
03
娃娃脸泛化效应
研究发现,观看到婴儿面孔会激活我们的杏仁核和梭状脸区。同样,观看到具有娃娃脸特征的面孔时,杏仁核和梭状脸区的激活程度也更高,即娃娃脸作为一种面孔特征能够引起广泛的神经网络激活。所以与“爱屋及乌”同理,我们对婴儿的偏好与喜爱会泛化到具有娃娃脸特征的人物身上,对此类人物会更容易产生好感。
我们之所以常见商家以娃娃脸面孔角色作为游戏角色、棉花娃娃、二次元形象等进行商业活动也与娃娃脸泛化效应有关,因为这可以引起消费者的积极情绪反应,从而促进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可是,娃娃脸效应除了可以给商家带来经济效益外,可以给我们普通人带来什么吗?
当当当,看到这里的你想必也想到了——没错,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喜欢看可爱的婴儿、动物或玩偶的图片,也喜欢逗弄婴儿、豢养小动物或收集各类“公仔”,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这些具有婴儿特征的事物能够带来愉悦体验,并产生精神上的放松,即所谓“童颜减压”。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娃娃脸效应能够用于提高我们的工作绩效。例如,在观看过可爱的物品后,我们被引发的亲切感会促使我们进行更温柔和细致的动作,从而提高我们在精细化动作任务上的表现。
无论是婴儿也好,还是loopy或冰墩墩也好,在神经生理机制的基础上,这些具有“娃娃脸”面孔特征的人与物都可以引发我们的愉快情绪与亲切感,使我们得到精神的放松!
娃娃脸效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与可爱事物的故事~
参考文献
[1]窦东徽,刘肖岑,张玉洁.娃娃脸效应:对婴儿面孔的偏好及过度泛化[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05):760-771.
[2]游戏心理学研究:娃娃脸效应 - 法师猫不凡的文章 - 知乎
文案 | 鹿鹿鱼鱼 胡桃梅了
排版 | 钟声晚
图片 | 网络
编辑 | 李倚洲 曾珊 杨越然 钟桐
初审 | 陈晴
复审 | 贺竞雨
终审 | 林玛 苏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