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信
您好,我想咨询下自己对于生死话题的恐慌。
我是一个在异地大城市租房的大学生,我的爷爷奶奶和父母都在老家生活。虽然我所工作学习的大城市和老家离的不远,我也可以做到有规律地回乡探望他们。
可是今年开始,我发现我爷爷出现了加速衰老的现象,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两年前的他和现在的他简直判若两人。由于我爷爷没有在体检中查出任何异常症状,只有常见普通的老年病(即衰老引起的各类疾病),他自己也在一直遵照医嘱调理身体。可是我就是害怕那个我最不能接受的事情会突然降临,就像我发现他突然加速衰老那样,这会让我感到极其强烈的恐慌不安,哪怕只是想起来都会掉眼泪。(没错我现在就是哭着打字的)

我知道这是不可以被抵抗的自然规律,可我不能从心理上接受这把随时会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前期的我增加了返乡探亲的次数,但是我发现当我每次来看我爷爷的时候,都会察觉到他不那么精神的一面,像干活没力气、经常昏昏欲睡、讲话有气无力、把以前舍不得穿用的衣服物件拿出来穿上用上等表现,和他以前的身体状态相比差距极大,这使得我每回去一次,我就越会发现更多让我极其不安的症状,这就使我越想哭。可我不敢在家人面前哭,一定要撑到坐在回家的高铁上才敢偷偷抹眼泪。后来,为了麻痹自己,我减少了回去探亲的次数,这确实是有一些缓解作用的,可是这种只是在逃避,对解决我的恐惧毫无帮助。哪怕我还是会保持有规律的回乡探亲的行为,但只要我回去看望他们,这种感觉又上来了。

我曾经试过用一些自我暗示的安慰疗法,例如在我去别的城市旅游时,我会特意做好攻略然后特地去当地所谓“最灵的寺庙”许愿(我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这只是为了求个心安)。然而我的心里还是始终对这种方式有怀疑态度,时常担心自己会不会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我在求了愿望以后,回家不到2周又开始了恐慌不安,可是求神拜佛已经是我能想到的、最后的进行自我心理安慰手段了,我不知道我还能怎么帮自己平稳渡过未来的难关,或者起码不那么痛苦。
最令我伤心的,是我今年才刚从大学毕业,没读研没考编,本科也是一所很烂的学院,读的还是天坑冷门文科,我太清楚我就是个前途一片黑暗的小废物了,家里也是普通工人没法帮我,即使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在未来也有比别人都要更长更难的路要走,我压根就没法快速地给自己找到一份稳定的、可以帮助家人的工作,现在还在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定居梦想在为了微薄的工资熬夜当牛做马。
更重要的是,我没有长期稳定的朋友,而且长相平平无奇,从没有开始过恋情,这就意味着我现在是在完全独自一人孤军奋战,唯一能提供情感帮扶的只有家人了。我坚决不要在我当前境遇最窘迫、最需要家人的时候,出现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我还想过一旦这件事发生,不仅会让我受到巨大精神打击,更有可能会导致我家人之间暂时被掩盖住的裂缝重新出现,我怕我自己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连锁反应和创伤后果

我很清楚这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难题,只是我时常感叹为什么我要在完全懂事以后才遇到这个难题。我需要获得一些建议,更想知道:在事情还未发生的当下,我要怎样做才会让自己好受些,慢慢建立起心理防线,我不要也不想再用逃避的方法解决了,我需要解决对生死的恐慌。
回信
展信安好。
看到你说写着信时在哭了。我闭眼想象到你的焦虑、害怕、恐惧、担心、无助。这些情绪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作为咨询师的我也一样会为我最爱的家人突然离开而难过。相信疼爱你的家人也不会责怪你的情绪。
你很聪明,很成熟,我很高兴你能承认自己的焦虑担心恐惧,很高兴你在努力找方法安抚自己的恐慌,让自己平静,也很高兴你能发现你有支持你安慰你的家人。你也很善良很懂事,还没走进社会就想着帮助家人,很努力想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但同时你也想象爷爷离开后你的情绪失控、与家人的“裂缝”出现、工作不顺利、未来的路艰难,等等,而现在的你感觉你无法应对未来的这些,没错,你是怕自己应对不了这个必然发生的事实,而不是怕这个事实。可是你是会学习会成长的孩子呀,你现在已经在开始“未雨绸缪”,学习如何应对——你减少回家次数,就仿佛只要没看到爷爷,就依旧在跟脑海中记忆力那个精神充沛且疼爱我的爷爷相处,会缓解很多的焦虑,你求神灵保佑就仿佛自己的诚心会让爷爷会留在身边久一些。

虽然效果仿佛不持久,所以你问,在事情还未发生的当下该怎么做。
当然有方法!
首先,你努力在学会活在当下。没错,活在当下。现在的你能做的有什么呢?有空回家陪陪爷爷,帮爷爷听医生的嘱咐按时吃药就医,跟爷爷聊聊天,陪爷爷散散步。哪个老人家会不为此欣慰呢?你也可以跟妈妈说说自己的情绪,让妈妈帮你抹抹眼泪,有哪个父母不愿意抱抱难过的孩子呢?你也可以在学校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学好学业,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样就够了!
到这里,其实你已经学会面对现实,面对衰老的爷爷,面对自己的情绪,面对暂时似乎没有特别厉害的自己,而不是逃避了。而面对现实就是以后你所说的遇到难题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技能,你学会了。

回到最初那个主题——生死。我们可以先面对现实(做到上面的活在当下,你已经学会了)、然后承认情绪、适应变化、重新与他人连接。一定有办法,到了在学也不迟,你还有支持的家人和咨询师。
最重要的是,给自己多点时间和空间去成长。面对这些难题,我们都是第一次。

咨询师:郑晓珩
人生的时间轴只是个现实刻度尺,每个点都由你自由支配和体验,坦诚都偿这份喜怒哀乐!
文案 | 小蝴蝶
排版 | ffgdffg
图片 | 网络
编辑 | 莫绮晴 叶健彤 杨可 凌慧钰
初审 | 程紫慰
复审 | 黄子禧
终审 | 林玛 贺竞雨
